《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》

苏轼 宋代
将军破赋自草檄,论诗说剑俱第一。
彭城老守本虚名,识字劣能欺项籍。
风流别驾贵公子,欲把笙歌暖锋镝。
红旆朝开猛士噪,翠帷暮卷佳人出。
东堂醉卧呼不起,啼鸟落花春寂寂。
试教长笛傍耳根,一声吹裂阶前石。

翻译

将军亲自提笔作诗,论及诗歌与剑术皆为一时之选。那位彭城老守,其实名不副实,虽识得几个字,却也仅能对项籍稍作欺瞒。风流倜傥的别驾贵公子,意欲以笙歌缓和战场的锋芒。清晨,红色战旗展开,勇士们呼声响亮;傍晚,翠绿的帷幕卷起,佳人缓缓走出。东堂之上,有人醉卧不起,春日里鸟儿啼鸣,花瓣飘落,一片寂静。试想耳边响起长笛之声,那音律之激昂,仿佛能将阶前石块都吹得裂开。
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军,他在文学与武艺上都有着卓越成就。彭城的老守令,名声大于实际,学问有限,即便如此,也曾对勇猛如项籍之人施以小计。而另一位身份尊贵、风度翩翩的别驾,则试图用音乐和欢愉来柔化战争的冷酷。战场与宴会交织的场景中,既有战士们的英勇,也有佳人的温婉,对比鲜明。最后,通过长笛声音的想象,展现了艺术的力量,似乎足以撼动自然,寓意深长。整个描述充满了诗意,既展现了古代将领的多面生活,又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