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送范景仁游洛中》

苏轼 宋代
小人真暗事,闲退岂公难。
道大吾何病,言深听者寒。
忧时虽早白,驻世有还丹。
得酒相逢乐,无心所遇安。
去年行万里,蜀路走千盘。
投老身弥健,登山意未阑。
西游为樱笋,东道尽鵷鸾。
杖屦携儿去,园亭借客看。
折花斑竹寺,弄水石楼滩。
鬻马衰怜白,惊雷怯笑韩。
藓书标洞府,松盖偃天坛。
试与刘夫子,重寻靖长官。

翻译

小人们惯于在暗地里搞鬼,即使我闲居退隐,他们又怎会轻易放过我?大道广大,我有何忧虑?只是我的直言不讳,往往让听者心生寒意。虽然忧国忧民使我的鬓发早早斑白,但我坚信世间仍有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。有美酒相伴,与知己相逢,便能乐在其中;随遇而安,无过多杂念,心境自能平和。去年我行程万里,历经蜀道千回百转。年岁虽老,身体却愈发硬朗,登山之志仍未减半分。西行为了品尝樱桃春笋,东游则与众多才俊贤士为伴。手执拐杖,带着孩子漫步,把自家园林借给朋友欣赏。在斑竹寺中折花,于石楼滩边戏水。因衰老而更加怜惜自己的白马,听到惊雷仍能笑对如韩愈般的人生波澜。青苔上镌刻着仙人洞府的名字,松树冠如伞盖般覆盖着祭天的高台。我想与刘夫子一同,再次探访那位隐居的靖长官。
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位历经世事、洞察人性、坚守正道、直率坦荡的长者形象。他虽遭小人算计,却处之泰然,坚信大道广大,无所畏惧。他的言论深刻,往往使人警醒,但也可能因此令人心生寒意。尽管为国家社稷忧虑,以致早生华发,但他相信人生有延寿之法,乐观豁达。他喜好美酒、交游,随缘自适,生活恬淡。过去一年,他走过万里路,历尽蜀道艰险,但年纪越大,身体越健壮,对登山的热爱始终不减。他的足迹遍布东西,或品味美食,或结交才俊。他与孩子共享自然之趣,慷慨开放私家园林供友人游览。他于古寺折花,于滩涂戏水,既有生活情趣,亦不失人生哲思。面对衰老,他怜爱白马如同自怜,面对生活的惊雷,他笑对如韩愈般的人生起伏。他关注历史遗迹,探寻仙人洞府,敬畏天地神明。最后,他期待与友人刘夫子一同,重访那位隐居的靖长官,延续这份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探索精神。整段文字诗意盎然,展现了主人公豁达的人生态度、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对友情、自然、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