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郊祀庆成诗》

苏轼 宋代
帝出乘昌运,天心予太平。
文章三代继,制作七年成。
大祀乾坤合,刚辰日月明。
泰坛朝埽地,魄宝夜垂精。
仰御圆苍盖,环观海岳城。
北流吞朔易,西极落搀抢。
升燎灵光答,回銮瑞雾迎。
需云遍枯槁,解雨达勾萌。
可颂非天德,因箴亦下情。
民言知有酌,帝谓本无声。
富国由崇俭,祈年在好生。
无心斯格物,克己自消兵。
化国安新政,孤臣返旧耕。
还将清庙什,留与野人赓。

翻译

皇帝顺应昌盛的国运而出,天意也助天下太平。三代以来的文章传统得以延续,典章制度历经七年完成。大祭之时,天地相合,吉日良辰,日月同辉。在高坛上清晨扫地而祭,夜晚则有宝物垂放光辉。
仰望天空苍茫如盖,环视四方海岳如城。北方的河流奔腾吞没朔方之地,西方尽头落下几颗彗星。升火告天,神灵回应光明;回銮途中,祥瑞之雾迎接圣驾。云中甘雨普降,枯槁之地重获生机,萌芽破土而出。
这颂歌不只是赞美皇恩浩荡,也是臣民真情流露的箴言。百姓的声音虽有限度,皇帝的心却本自宁静无声。国家富强在于崇尚节俭,祈求丰收在于爱护生命。无欲无求才能感通万物,克制私心自然可消弭战祸。
新政将使国家教化兴盛、安定繁荣,孤臣也将回归故里,重拾旧时耕作。那些庄重典雅的庙堂诗篇,就留给乡野之人传唱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