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磻溪石》

苏轼 宋代
墨突不暇黔,孔席未尝暖。
安知渭上叟,跪石留双骭。
一朝婴世故,辛苦平多难。
亦欲就安眠,旅人讥客懒。

翻译

墨突还没来得及熏黑,孔夫子的坐席也未曾被体温捂热。谁能想到渭河边的老翁,竟长跪于石上,双腿皮肉磨砺至骨。一旦卷入世事纷扰,便要历经艰辛平定诸多祸患。纵然渴望安然入眠,但身为旅人或异乡客,这样的休息反而会被旁人嘲笑为懒散。
总结:
这段文字描绘了几个历史人物或典故,表达了他们忙碌无暇、辛劳奔波的生活状态。墨突未熏黑、孔席未暖,意味着他们居无定所、忙于奔走,无暇享受安逸生活。渭上叟长跪石上,双骭露骨,形象地展现了其坚韧不拔、忍耐困苦的精神风貌。当面临世事纷扰、多灾多难时,他们必须勇往直前、艰苦奋斗。尽管内心渴望安稳睡眠,但作为旅人或异乡客的身份,稍有懈怠就会引来他人“懒散”的指责。全段文字寓含哲理,以诗意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不易与无奈,以及在困境中坚韧前行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