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山妙高台》

苏轼 宋代
我欲乘飞车,东访赤松子。
蓬莱不可到,弱水三万里。
不如金山去,清风半帆耳。
中有妙高台,云峰自孤起。
仰观初无路,谁信平如砥。
台中老比丘,碧眼照窗几。
巉巉玉为骨,凛凛霜入齿。
机锋不可触,千偈如翻水。
何须寻德云,即此比丘是。
长生未暇学,请学长不死。

翻译

我想驾着飞车向东方去,拜访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。可是蓬莱仙岛太难到达,中间隔着三万里的弱水险流。不如改道去金山吧,乘着清风,半帆轻扬,自在前行。那里有座妙高台,云雾缭绕的山峰独自耸立。抬头仰望时,似乎根本没有上山的路,谁能相信山顶平坦如砥石一般呢?
在妙高台上,有一位老僧静坐,他的眼睛清澈明亮,映照着窗边的几案。他身形清瘦,如同玉雕成的骨骼,神态冷峻,仿佛寒霜已入齿间。他的言辞机锋锐利,难以应对,说出的话如流水不断,千偈顷刻而就。
何必再四处寻找德云比丘呢?眼前这位老僧,就是我要找的人啊。长生之术我还来不及学,那就先学“长不死”的智慧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