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病中诗十五首并序》

白居易 唐代
开成己未岁,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。
冬十月甲寅旦,始得风瘅之疾,体矜目眩,左足不支,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。
余早栖心释梵,浪迹老庄,因疾观身,果有所得。
何则?
外形骸而内忘忧恚,先禅观而后顺医治。
旬月以还,厥疾少间,杜门高枕,澹然安闲。
吟讽兴来,亦不能遏,因成十五首,题为病中诗,且贻所知,兼用自广。
昔刘公干病漳浦,谢康乐卧临川,咸有篇章,抒咏其志。
今引而序之者,虑不知我者或加诮焉。

翻译

在己未年的冬天,我已经六十八岁了。十月甲寅日早晨,开始得了风寒病,身体疼痛,眼睛发花,左脚无力,大概是老病一起发作吧。我早年就对佛教和道教感兴趣,常常游历于老庄哲学之中。因为生病,我才更深入地观察自己的身体,果然有所收获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学会了忘却外在形体的痛苦,内心不再忧虑愤怒,先通过禅修观想,然后再顺从医生治疗。过了一个月,病情稍微好转,我就闭门在家,高枕无忧,心境淡然,安闲自在。有时诗兴大发,也无法抑制,于是写下了十五首诗,题名为《病中诗》,并且送给我的朋友,同时也用来开阔自己的心胸。以前刘桢在漳浦生病时,谢灵运在临川卧床时,都有写诗抒发心志。现在我把这些诗收集起来并作序,是担心那些不了解我的人会嘲笑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