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舂陵行》

元结 唐代
军国多所需,切责在有司。
有司临郡县,刑法竞欲施。
供给岂不忧,征敛又可悲。
州小经乱亡,遗人实困疲。
大乡无十家,大族命单羸。
朝餐是草根,暮食仍木皮。
出言气欲绝,意速行步迟。
追呼尚不忍,况乃鞭扑之。
郭亭传急符,来往迹相追。
更无宽大恩,但有迫促期。
欲令鬻儿女,言发恐乱随。
悉使索其家,而又无生资。
听彼道路言,怨伤谁复知。
去冬山贼来,杀夺几无遗。
所愿见王官,抚养以惠慈。
奈何重驱逐,不使存活为。
安人天子命,符节我所持。
州县忽乱亡,得罪复是谁。
逋缓违诏令,蒙责固其宜。
前贤重守分,恶以祸福移。
亦云贵守官,不爱能适时。
顾惟孱弱者,正直当不亏。
何人采国风,吾欲献此辞。

翻译

国家用度吃紧,层层重担压向地方官吏。官员们一到郡县,便急着严刑峻法催逼。供养军需本已艰难,横征暴敛更添悲凉。这偏远州郡刚经历战乱,幸存百姓早已精疲力竭——偌大的村落剩不下十户人家,昔日的望族也只剩老弱病残。清晨嚼着草根充饥,黄昏仍以树皮果腹,开口说话都气若游丝,想要快走却挪不动脚步。光是听见衙役呼喝已觉揪心,哪堪再受皮鞭棍棒之苦?
驿站快马日夜飞驰,催缴文书接连不断。朝廷不见半分体恤,只闻限期声声紧逼。分明是要逼人卖儿卖女,可这话若说出口,只怕激起民变。挨家挨户搜刮殆尽,哪还找得到半点活命钱?街头巷尾的哭诉声,满腹冤屈向谁诉说?去年冬天山匪洗劫后,这片土地已所剩无几。百姓只盼朝廷命官能施以仁政,谁料等来的是更凶狠的驱赶。天子赋予官员安民之责,我手持印信倍感沉重:若将百姓逼上绝路,这滔天罪责该由谁担?
拖延征税固然违抗圣命,受责罚自是理所应当。可先贤教导为官者要守住本分,岂能为避祸福趋炎附势?都说恪尽职守最可贵,岂能只求迎合时势?望着这群奄奄一息的百姓,我只愿守住为官的正直。不知哪位采诗官会途经此地?且将这血泪篇章托付与他,愿上达天听,换得人间一线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