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雪山图为建德周廷晖赋》

刘溥 明代
我昔曾见《寒林图》,范宽妙笔天下无。
千山一白气栗冽,万木尽黑云模糊。
此图乃是谁作者?
布置大抵如临摹。
比之寒林势差小,木石琐碎何其殊。
周君持来索我诗,我为品藻精与粗。
吁哉画法且勿论,且将画景相排铺。
其时严冬十二月,大雪照映如冰壶。
千岩万壑冻初合,山腰有路郁以纡。
何人马上正痴绝,冒寒不顾冰满须。
复携肴酒欲何往,不念跣行双仆夫。
茅亭孤高在绝顶,直下万仞当平湖。
风波茫茫鸟飞绝,却有渔艇行相呼。
此曹岂不畏冷冽,但苦衣食来求鱼。
世间苦乐有如此,使我不觉长嗟吁。
我从挈家来帝都,侨寓于此三月余。
北风怒号卷飞雪,厨中久矣薪无储。
乃令我仆入山去,归来满担欢妻孥。
妻孥所欢在暖热,岂知此仆寒而痡。
顷因见画感怀抱,正与此意同一涂。
诗成并以写其上,幸勿向此憎嗫嚅。

翻译

我以前曾见过《寒林图》,范宽的画笔天下无双。整幅画中,千山都是白茫茫的一片,空气寒冷刺骨,万树都黑压压的,云雾朦胧不清。这幅画是谁画的呢?看起来像是临摹的。和真正的《寒林图》相比,气势小了很多,树木和石头也显得零碎,差别很大。周君拿着这幅画来让我写诗,我便仔细品评它的精妙与粗糙。唉,暂且不谈绘画技法,先说说画中的景象吧。那时正是严冬十二月,大雪照得像冰壶一样明亮。千山万壑刚刚被冰雪覆盖,山腰有一条路蜿蜒曲折。有个人骑在马上,神情痴呆,不顾严寒,胡子上全是冰。他带着酒菜要去哪里?竟然不考虑两个仆人赤脚行走的辛苦。茅草亭孤零零地建在山顶,正对着平静的湖面。湖面广阔无边,鸟儿都不见了,却有渔夫的小船互相招呼着行驶。他们难道不怕冷吗?只是因为要养家糊口才不得不如此。人世间的苦与乐就是这样,让我不禁深深叹息。我带着家人来到京城,寄居在这里已经三个月多了。北风呼啸,雪花飞舞,厨房里早就没有柴火了。于是让仆人进山去砍柴,回来时满担柴火,家里人十分高兴。家人高兴的是温暖和热饭,哪里知道那个仆人又冷又累。最近看到这幅画,触动了我的心怀,和我此刻的心情是一样的。于是我写下这首诗,写在这幅画上,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而讨厌我啰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