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咏史》

李崇仁 明代
王风日以降,瞻乌于谁屋?
秦售十二城,赵夸如此璧。
宿昔相如子,风云气绝伦。
忽承赵王命,携璧西入秦。
强秦尚诈术,弄璧城不入。
公子怒见欺,裂眦睨柱立。
全璧归赵廷,位列廉颇左。
计谋日云拙,几作渑池虏。
壮士岂若此,公子非真勇。
暴虎复凭河,事有轻且重。
两国急啮噬,璧乃秦兵饵。
天地相颠倒,血成沧海水。
强弱自有分,竟入秦王府。
邯郸白骨寒,鬼哭千万古。

翻译

自从王风衰落以来,人们都在关注着乌鸦会落在谁的屋檐下。秦国愿意用十二座城池来换取赵国的一块美玉。昔日蔺相如这位英雄,他的气概无人能比。突然间他接受了赵王的命令,带着那块宝玉前往秦国。强大的秦国善于欺诈,并没有真的打算给赵国城池。蔺相如愤怒地发现自己被骗了,他瞪大眼睛盯着柱子站立着。最终他完好无损地将宝玉带回了赵国,并因此地位超过了廉颇。然而随着时间流逝,蔺相如的计谋显得越来越笨拙,在渑池之会上差点成为俘虏。真正的勇士不应该如此行事,这表明蔺相如并不是真正的勇敢之人。空手搏虎或冒险过河,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。两国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,那块宝玉成了秦国引诱赵国的诱饵。整个局势颠倒过来,鲜血染红了大海。强弱之间自有定数,最终这块宝玉还是落入了秦王府中。邯郸城外白骨累累,千百年来鬼魂哀鸣不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