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湖雁篇》

陈邦瞻 明代
秋山落叶秋声瑟,远水浮天天一色。
日暮惟见平湖深,扁舟遥界天光碧。
此时南雁正为群,此际悲鸣断续闻。
几处凄酸叫凉月,数声嘹亮破寒云。
云破天清月浸沙,无端哀咽向芦花。
早梅暗落高楼笛,杨柳惊飞出塞笳。
幽修似伴鱼龙语,更共啼乌催窗曙。
思妇天涯梦不成,征人故国泪如雨。
曾说听猿易断肠,那知闻雁重悲伤。
九秋霜露寒更苦,千里关山夜独长。
塞北江南天浩浩,斜飞欲尽衡阳道。
足下何曾寄客书,声中只解催人老。
人生真忧是别离,他乡霜月易成悲。
谁家锦幌银屏夜,过尽寒声独未知。

翻译

秋天的山林里,落叶飘零,秋风发出瑟瑟的声音。远处的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,天水一色。傍晚时分,只能看到平静深邃的湖面,一只小船在远方划过,仿佛将碧蓝的天光分开。此时南飞的大雁正结队飞行,断断续续地传来悲鸣声。几处凄凉的叫声在清冷的月光下回荡,嘹亮的声音穿透寒冷的云层。当云层散去,天空变得清澈,月亮倒映在沙滩上,无端的哀伤涌向芦花丛中。早开的梅花悄悄落在高楼的笛声中,杨柳被出塞的胡笳声惊得飞舞。幽静的夜晚似乎伴随着鱼龙的低语,还有乌鸦的啼叫催促着黎明的到来。思念家乡的妻子难以入眠,远征的士兵想起故乡不禁泪如雨下。曾经听说听猿猴的叫声容易让人伤心,谁知道听到大雁的叫声会更加悲伤。九月的霜露让寒意更浓,千里之外的关山之夜显得格外漫长。从塞北到江南,天地辽阔无垠,斜飞的大雁快要飞尽衡阳的道路。它们的脚底下从未寄过家书,只有那声音不断催人老去。人生的真正忧愁在于离别,在他乡遇到霜月更容易感到悲伤。谁家的华丽窗帘和银屏后,夜深人静时,却未曾察觉这寒风中的声音已经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