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》

杜甫 唐代
汩汩避群盗,悠悠经十年。
不成向南国,复作游西川。
物役水虚照,魂伤山寂然。
我生无倚著,尽室畏途边。
长林偃风色,回复意犹迷。
衫裛翠微润,马衔青草嘶。
栈悬斜避石,桥断却寻溪。
何日干戈尽,飘飘愧老妻。
行色递隐见,人烟时有无。
仆夫穿竹语,稚子入云呼。
转石惊魑魅,抨弓落狖鼯。
真供一笑乐,似欲慰穷途。

翻译

为了躲避战乱,我四处奔波,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十年。原本打算南下,却又不得不转向西川。看着流水映照出虚幻的影子,山中的寂静让我感到灵魂受伤。我这一生无依无靠,全家人都害怕在险恶的路途上遭遇不测。
高大的树林在风中摇曳,我的心情依然迷茫。衣衫被山间的湿气浸透,马儿低头吃着青草,偶尔发出嘶鸣。走在悬空的栈道上,小心翼翼地避开突出的石头;桥断了,只好沿着溪流寻找新的路。我常常想,什么时候战争才能结束?想到这些,我不禁为年迈的妻子感到愧疚。
一路上,景色时隐时现,人烟也时有时无。仆人们在竹林中穿行,低声交谈;孩子们在云雾中奔跑,大声呼喊。搬动石头时,惊动了山中的鬼怪;拉弓射箭,惊飞了树上的猿猴和飞鼠。这些情景虽然让人发笑,却仿佛在安慰我这穷途末路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