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佛学教本

作者: 方伦 分类: 佛学宝典

第十九课 法相宗(六)

十三、伏断二障

上述小乘作生空观,断烦恼障证涅槃,大乘作法空观,断所知障证菩提,不过粗言其梗概。其实,此二障尚有分别起与俱生起之分,由邪师、邪教、邪思惟等,后天环境所养成的障惑,谓之分别起。与前六识或七识俱起,而为先天所本有的障惑,谓之俱生起。又此二障,发为情状,现于外表者,名为现行,其根本蕴藏于内者,名为种子,由修道的结果,种子虽断,而气分犹存,艰于除灭,如久贮卤之瓮,虽经洗涤,而余味难尽者,名为习气。对治此现、种、习三者,又有伏、断、舍的不同:种子未拔,但压制不使起现行者,名为伏,并种子而拔之,名为断,种子断后,即习气亦不留存,名为舍,今将本宗断惑次第,表列于下。

十四、转八识成四智

有漏的识,虽是轮回根本,然当修道时,须利用无漏的识,以作种种法事。这中间,由有漏变而为无漏,名为转,亦如恶人转变为善人,其情形系各依其性质,而加以相各的转变。八个识可以分作四类而转,前五识为一类,第六、第七、第八,各为一类,六七是因中转,五八是果上圆 (2),至于转节作用,不外仗第六识作二空观,断我法二执,其结果能使前五识,成就其所作普利有情之事,名成所作智。能使第六识观察诸法之相,及众生根器,应病予药,转凡成圣,名妙观察智。能使第七识,离四烦恼,自他平等,拔济含灵 (3),名平等性智。能使第八识,无明净尽异熟皆空,寂照无边,有如圆镜,名大圆镜智。

十五、五重唯识观

此宗所修的观行,从粗至细,总有五重,名五重唯识观。第一重是遣虚存实,即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,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,名遣虚存实。第二重是舍滥留纯,即舍除杂滥的外境,而存留纯粹的内识,名舍滥留纯。第三重是摄末归本,即从见橇二分的枝末作用上,摄归自证分的本体,名摄末归本。第四重是隐劣显胜,即隐心所的劣,而显心王的胜,名隐劣显胜。第五重是遣相证性,即遣差别的事相,而证无差的理性,也可以说:遣去一切法相,证入一切法性,名遣相证性。

又此五重唯识观,即为五种相对:第一重遣虚存实,为空有相对,要遣空而存有。第二重舍滥留纯,为心境相对,要舍境而留心。第三重摄末归本,为体用相对,要摄用而归体。第四重隐劣显胜,为王所相对,要隐所而显而王,第五重遣相证性,为事理相对,要遣事而证理,前四属唯识相,后一属唯识性,列表于下:  

201.gif

【注释】

(1)

三贤四善根,参看中级第十三课,修道位阶表。

(2)

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,第七识成平等性智,皆在因位上。惟前五识须于第八识成大圆智时,同时转成成所作智,而成佛果,故有六七因中转,五八果上圆之语。

(3)

含有灵性的众生,简称含灵,与含识同。

【习题】

(一) 在二障中。何者是分别起?何者是俱生起?

(二) 伏、断、舍、有何不同?

(三) 八个识各转成什么智?

(四) 何谓遣虚存 ?舍滥留纯?摄末归本?隐劣显胜?遣相证性?

(五) 列出五重唯识观表,包括唯识相与唯识性。

图书目录

第一课、律宗(一) 1/48 第二课、律宗(二) 2/48 第三课、律宗(三) 3/48 第一、二、三课综合指要 4/48 第四课 华严宗(一) 5/48 第五课、华严宗(二) 6/48 第六课、华严宗(三) 7/48 第四、五、六课综合指要 8/48 第七课、华严宗(四) 9/48 第八课、天台宗(一) 10/48 第九课、天台宗(二) 11/48 第七、八、九课综合指要 12/48 第十课、天台宗(三) 13/48 第十一课、天台宗(四) 14/48 第十二课、三论宗(一) 15/48 第十、十一、十二课综合指要 16/48 第十三课、三论宗(二) 17/48 第十四课、法相宗(一) 18/48 第十五课、法相宗(二) 19/48 第十三、十四、十五课综合指要 20/48 第十六课、法相宗(三) 21/48 第十七课、法相宗(四) 22/48 第十八课、法相宗(五) 23/48 第十六、十七、十八课 综合指要 24/48 第十九课 法相宗(六) 25/48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(一) 26/48 第二十一课、读经录要(二) 27/48 第十九、二十、廿一课综合指要 28/48 第廿二课、读经录要(三) 29/48 第廿三课 真言宗 (一) 30/48 第廿四课 真言宗 (二) 31/48 第廿二、廿三、廿四课 综合指要 32/48 第廿五课 真言宗 (三) 33/48 第廿六课 真言宗 (四) 34/48 第廿七课 禅宗 (一) 35/48 第廿五、廿六、廿七课 综合指要 36/48 第廿八课 禅宗 (二) 37/48 第廿九课 禅宗 (三) 38/48 第三十课 净土宗 (一) 39/48 第廿八、廿九、三十课 综合指要 40/48 第卅一课 净土宗 (二) 41/48 第卅二课 净土宗 (三) 42/48 第卅三课 净土宗 (四) 43/48 第卅一、卅二、卅三课 综合指要 44/48 第卅四课 净土宗 (五) 45/48 第卅五课 净土宗 (六) 46/48 第卅六课 总说 47/48 第卅四、卅五、卅六课 综合指要 48/48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