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佛学教本

作者: 方伦 分类: 佛学宝典

第十八课、法相宗(五)

十、三能变

据此宗的教义,宇宙万有,有情及无情,都是由识体所变现出来的:见分和相分,见分是见闻觉知,相分是一切境界。所有的见相二分,都是由八个识所综合变现,有分工合作之用,并非某一个识,所能单独生起的。这八个识,可以分作三类,三类中的每一类,都具有能变境的性能,所以称为「三能变」。

这中间:初能变的是阿赖耶识,其中某一业种子成熟时,即具有能变境界的力量,遇到增上缘,便变现起来了,所以名为异熟能变,次能变的,是第七末那识,这是说:业种子虽然成熟,然而也倚赖于末那识不断的执我,发挥它恒审思量的作用,然后境界才能存在,所以名为思量能变。第三能变的,是前六识,这是说:虽然七八两识,具有能变的性能,然而若没有六识依六根,了别六尘 (1),则境界亦不可能成立。例如熟睡之人,前六识完全停止,则境界虽有而亦不觉,必须睡醒后,前六识重加分别,而后境界乃复成立,所以名为了别能变。成唯识论,论识变有二种:一种是随因缘势力故变,一种是随分别势力故变。第八识种子生现行,是属因缘势力变,其力量极大,第七识及前六识,皆属分别势力变,其作用则比较的微弱。

十一、四缘生法

由阿赖耶识等,生起一切色心诸法,必须因缘具足,然后得生,故名缘生。缘有四种:第一因缘,是种子与现行,相薰习义,为生果的原因,故名因缘。第二等无间缘,即前念与后念,必须次第相续而起,体用齐等,而无间断,故名等无间缘,此缘但限于心法,不通色法及非色非心法。第三所缘缘,上缘字是攀缘之义,心识为能缘,心心所法,仗境方生,即见相二分,俱起为缘 (2),故名所缘缘。第四增上缘,谓于此法,增强其力用,使其得生,故名增上缘。于上四缘中,色法的生起,但须因缘及增上缘,心法的生起,则须具备四缘。

十二、二无我

凡夫不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,固执实有自主自在的人体,名人我见,即在身体上,执有自主自在之我的邪见也。固执诸法有实体实用,名法我见,即执色心等法,有实体性的邪见也。设若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,于此欲求有常一的实我,了不可得,即名人无我或生空,小乘行者,常作此观,以断烦恼障 (3) 证涅槃。设若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,通达实无自性,于此欲求能持自体的实法,了不可得,即名法无我或法空,大乘菩萨,常作此观,以断所知障 (4) 证菩提。小乘只悟人无我,菩萨兼悟二无我,二空无我之义既成,即由依他起性,证入圆成实性,而住不生不灭的真常境界矣。

【注释】

(1)

色声香味触六境,有坌污心身义,有如尘埃,故亦名六尘。

(2)

见之与相,有互为因果义,见起则相生,相起则见生,其实此二分是同时俱起的。

(3)

依我执为根本,而有根本烦恼柔随烦恼,能恼乱心身,令不寂静,障涅 盘业,名烦恼障。

(4) 依法执为根本,而有无明邪见等,能覆盖慧解,令不聪利,障大菩提智,名所知障。

【习题】

(一) 何谓三能变?

(二) 一、阿赖耶识,何以名异熟能变?二、末那识,何以名思量能变?三、前六识,何以名了别能变?

(三) 成唯识论、论识变有二种,是那二种?

(四) 四缘是什么?等无间缘所缘缘,怎样解释?

(五) 一、何谓人我见?如何能得人无我?二何谓法我见?如何能得法无我?

(六) 何谓烦恼障?所知障?

图书目录

第一课、律宗(一) 1/48 第二课、律宗(二) 2/48 第三课、律宗(三) 3/48 第一、二、三课综合指要 4/48 第四课 华严宗(一) 5/48 第五课、华严宗(二) 6/48 第六课、华严宗(三) 7/48 第四、五、六课综合指要 8/48 第七课、华严宗(四) 9/48 第八课、天台宗(一) 10/48 第九课、天台宗(二) 11/48 第七、八、九课综合指要 12/48 第十课、天台宗(三) 13/48 第十一课、天台宗(四) 14/48 第十二课、三论宗(一) 15/48 第十、十一、十二课综合指要 16/48 第十三课、三论宗(二) 17/48 第十四课、法相宗(一) 18/48 第十五课、法相宗(二) 19/48 第十三、十四、十五课综合指要 20/48 第十六课、法相宗(三) 21/48 第十七课、法相宗(四) 22/48 第十八课、法相宗(五) 23/48 第十六、十七、十八课 综合指要 24/48 第十九课 法相宗(六) 25/48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(一) 26/48 第二十一课、读经录要(二) 27/48 第十九、二十、廿一课综合指要 28/48 第廿二课、读经录要(三) 29/48 第廿三课 真言宗 (一) 30/48 第廿四课 真言宗 (二) 31/48 第廿二、廿三、廿四课 综合指要 32/48 第廿五课 真言宗 (三) 33/48 第廿六课 真言宗 (四) 34/48 第廿七课 禅宗 (一) 35/48 第廿五、廿六、廿七课 综合指要 36/48 第廿八课 禅宗 (二) 37/48 第廿九课 禅宗 (三) 38/48 第三十课 净土宗 (一) 39/48 第廿八、廿九、三十课 综合指要 40/48 第卅一课 净土宗 (二) 41/48 第卅二课 净土宗 (三) 42/48 第卅三课 净土宗 (四) 43/48 第卅一、卅二、卅三课 综合指要 44/48 第卅四课 净土宗 (五) 45/48 第卅五课 净土宗 (六) 46/48 第卅六课 总说 47/48 第卅四、卅五、卅六课 综合指要 48/48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