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级佛学教本

作者: 方伦 分类: 佛学宝典

第五课、华严宗(二)

四、法界缘起与法界三观

本宗以法界 (1) 无尽起 (2),皆一心所显发。心的作用,不可思议,旷荡虚寂,全包法界,孕育万有。一切法互为缘起,重重无尽,一多相容,大小互入 (3),一即万法,万法即一,融通周遍,不相妨碍,如帝网天珠 (4),互相映现,此名法界缘起,或无尽缘起。十方三世中,无尽世界,无尽事物,皆此一心之所缘起,包括无遗。

初祖杜顺,依法界立三种观:一、真空绝相观。观穷尽法界的一切事物,不外因缘生,依他起 (5),皆无自性,一归于平等真空,离于诸相。一切众生所见的森罗万象,悉属妄情偏计,犹如眼翳,见空中花,此花实性,即是虚空,一无所有,如是作观,名真空绝相观。二、理事无碍观。既作真空观,泯诸法虚妄之相,见诸法实性,惟是真如。然此真如,具有不变和随缘二义,不变是就体言,随缘是就用言。因为体用具备的缘故,所以在凝然不动之中,能生万法,此属于事,所生的万法,一一皆以真如为性,此属于理,理能生事,全事即理,如是作观,名理事无碍观。三、周遍含容观。既知法界一一事相,皆真如随缘性所生起,此生起的万法,并非分取真如之性,性原平等一味,不可分取,若可分取,即非真如,故一事一物,乃至微尘,皆完具真如全体。行者观一一事物,皆如其性,融通于全法界,互涵互容,重重无尽,你那里也有我,我这里也有你,如是作观,名周遍含容观。

五、四法界

万有既生于一心,一心融摄万有,便成四种法界:一者、世间万法差别之相,各有其不同,不能混淆,名事法界。二者、真如平等的理体,为万法所依,名理法界。三者,真如能生万法,故万法即是真如,理体事相,互融互具,无碍通达,理即是事,事即是理,名理事无碍法界。四者,诸法互摄,重重无尽,不相妨碍,一多相即,大小互容,举一全收,具足相应,名事事无碍法界。

六、四种缘起

万法缘起,有四种不同的见解:小乘教主张业感缘起,言万法皆由业力的感应,而生起也。大乘始教主张阿赖耶缘起,这是相宗的教义,言阿赖耶识,念藏万法无量种子,一切根身器界。皆由其生起也。大乘终教主张真如随缘起,言真如随缘,而生万法也。一乘圆教则主张法界缘起,言遍法界一切事物,有为无为,色心依正,过现末来,尽成一大缘起。以一法成一切法,以一切法起一法,法法都脱不了相互的关系,从无能单独成立者,此即本宗与上述三教的观点不同之处。又本宗所判的五教之中,惟大乘顿教,未曾言及者,因此教离言说、文字、心想、不涉及教相故也。

【注释】

(1)

法即诸法,界谓分界,诸法各有自体,而分界不同,名为法界,故一一法名为法界,总该万有,亦名一法界。

(2)

事物皆待缘生起,名为缘起,法界中万事万物,互相缘起,重重无尽。

(3)

谓一可摄多,多亦含一,大可入小,小可容大。

(4)

帝释悬宝珠网饰殿,各珠光明互映,一珠现一切珠影,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,各各如是,重重影现。

(5)

见中级第二十七课注九。

【习题】

(一) 十方三世中,无尽世界,无尽事物,皆是什么东西所缘起?

(二) 理事无碍观是怎样?

(三) 述四法界及其意义。

(四) 解释一、阿赖耶缘起,二、法界缘起。

(五) 何以大乘顿教,未言及缘起?

图书目录

第一课、律宗(一) 1/48 第二课、律宗(二) 2/48 第三课、律宗(三) 3/48 第一、二、三课综合指要 4/48 第四课 华严宗(一) 5/48 第五课、华严宗(二) 6/48 第六课、华严宗(三) 7/48 第四、五、六课综合指要 8/48 第七课、华严宗(四) 9/48 第八课、天台宗(一) 10/48 第九课、天台宗(二) 11/48 第七、八、九课综合指要 12/48 第十课、天台宗(三) 13/48 第十一课、天台宗(四) 14/48 第十二课、三论宗(一) 15/48 第十、十一、十二课综合指要 16/48 第十三课、三论宗(二) 17/48 第十四课、法相宗(一) 18/48 第十五课、法相宗(二) 19/48 第十三、十四、十五课综合指要 20/48 第十六课、法相宗(三) 21/48 第十七课、法相宗(四) 22/48 第十八课、法相宗(五) 23/48 第十六、十七、十八课 综合指要 24/48 第十九课 法相宗(六) 25/48 第二十课 读经录要(一) 26/48 第二十一课、读经录要(二) 27/48 第十九、二十、廿一课综合指要 28/48 第廿二课、读经录要(三) 29/48 第廿三课 真言宗 (一) 30/48 第廿四课 真言宗 (二) 31/48 第廿二、廿三、廿四课 综合指要 32/48 第廿五课 真言宗 (三) 33/48 第廿六课 真言宗 (四) 34/48 第廿七课 禅宗 (一) 35/48 第廿五、廿六、廿七课 综合指要 36/48 第廿八课 禅宗 (二) 37/48 第廿九课 禅宗 (三) 38/48 第三十课 净土宗 (一) 39/48 第廿八、廿九、三十课 综合指要 40/48 第卅一课 净土宗 (二) 41/48 第卅二课 净土宗 (三) 42/48 第卅三课 净土宗 (四) 43/48 第卅一、卅二、卅三课 综合指要 44/48 第卅四课 净土宗 (五) 45/48 第卅五课 净土宗 (六) 46/48 第卅六课 总说 47/48 第卅四、卅五、卅六课 综合指要 48/48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