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话

作者: 梁漱溟 分类: 儒理哲学

发心与立志

许多人都觉得近来生活不安,我亦时常有此感觉。因此我知道一般人思想之杂乱、心里之不纯净,真是很难办的事!人多半都有种种私欲私意,要这个,要那个;本来我们的心量已经十分渺小,这么一来就更危险,怕更没有力量来干我们的事业了。古人有言:“知病即药”!现在让我指点出来,使大家知道自己心杂无力即“病”。然后才可望常自觉醒警惕!

我听说有几位同学读佛书。我对于佛学前曾稍作探究。佛家的彻始彻终便是“发心”,——“发菩提心”。发心是什么?这味道非常深醇,颇难言说。盖所谓发心,不但是悲,且是智慧的;他是超过一切,是对众生机械的生命,能有深厚的了解原谅与悲悯。而要求一个不机械的生命。儒家也是要求一个不机械的生命,但与佛家不同。儒家亦有彻始彻终的一点,在立志。然儒家的立志与佛家的发心其精神意味则不同:佛家是原谅与悲悯,而儒家则是刚正的态度。这二者内里自有彼此相通的地方。所以终极都是一个自由的活泼泼的有大力量的生命。

我们都是力量不够的人,要去可怜旁人,先须可怜自己。如何可怜自己?就是须培养开发自己的“愿力”(发心与立志都是愿力)。怎样开发?要在当初动念干这个乡村运动的地方去找,去反问自己为何有此意思?而此意思为何又在彼时真切?这样能将原来的真情真愿因反求而开大。而痛痒恻隐之情发露时而更深厚之,扩充之,则正念有力,杂念自可减少。惟有愿力才有大勇气,才有真精神,才有真事业。不论佛家儒家皆可,但须认取其能开发我们培养增长我们力量的那一点。我们只有努力自勉,才能完成我们伟大的使命!

图书目录

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 1/59 忏悔——自新 2/59 吾人的自觉力 3/59 言志 4/59 发心与立志 5/59 欲望与志气 6/59 心理的调整 7/59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 8/59 如何才能得到痛快的合理的生活 9/59 日常生活的态度 10/59 谈习气 11/59 求学与不老 12/59 秋意 13/59 朋友与信 14/59 朋友与社会信用 15/59 谈学问 16/59 研究问题所需的态度 17/59 择业 18/59 对异己者的态度 19/59 猴子的故事 20/59 没有勇气不行 21/59 我们应有的心胸态度 22/59 开诚布公以立信 23/59 我的信念 24/59 谈合作 25/59 启发社会的力量 26/59 真理与错误 27/59 成功与失败 28/59 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 29/59 我的生活实情 30/59 我自己的长短 31/59 三种人生态度——追求、厌离、郑重 32/59 生命的歧途 33/59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34/59 道德为人生艺术 35/59 新年的感触 36/59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37/59 人生在创造 38/59 真力量要从乡村酝酿出来 39/59 中国民族的力量 40/59 心理的关系 41/59 帮助理性开发的是经济 42/59 制度与经济 43/59 农民运动与合作 44/59 谈罪恶 45/59 谈规矩 46/59 为人类开辟一新历史而奋斗 47/59 中国士人的心理 48/59 谈用人 49/59 谈组织团体原则 50/59 谈应付难关 51/59 婚姻问题 52/59 谈戏剧 53/59 谈音乐 54/59 中国本位文化宣言 55/59 中西学术之不同 56/59 以出家的精神做乡村工作 57/59 谈儿童心理 58/59 东方学术之根本 59/59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