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明理学概述

作者: 钱穆 分类: 儒理哲学

四一 中期明学

初期明学,南方如吴与弼、陈献章,都是隐退人,偏于田野山林。北方如薛瑄,亦仅持守,于义理少发挥。明学要到王守仁,始是光采毕露。我们姑定守仁时代为明学之中期。

与守仁同时,尚有湛若水、罗钦顺。守仁问学于娄谅,若水从游于陈献章,都远从与弼开端。两人相交游,而讲学宗旨不同,一时平分天下之学术。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,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。王、湛之并立,犹如朱、陆之对抗。而罗钦顺则学无师承,生前既少朋徒之讲习,卒后亦无从学之传述。困心衡虑,为独得之学,而剖析发明,堪与王、湛相鼎足。明学之盛莫逾此。此下则只成为王学之支流与裔,直要到明末才始有大变化。故以王门各派,并附于中期。

此下将分篇叙述此三家,来表现有明学术之一段最高潮。并依次及于王门,以见王学之流衍。

图书目录

1/60 例言 2/60 目次 3/60 一 宋学之兴起 4/60 二 胡瑗与孙复 5/60 三 徐积与石介 6/60 四 范仲淹 7/60 五 欧阳修 8/60 六 李觏 9/60 七 王安石 10/60 八 刘敞 11/60 九 司马光 12/60 一〇 苏轼、苏辙 13/60 一一 综论北宋初期诸儒 14/60 一二 中期宋学 15/60 一三 周敦颐 16/60 一四 邵雍 17/60 一五 张载 18/60 一六 程颢 19/60 一七 程颐 20/60 一八 谢良佐、杨时、游酢、尹焞附张绎、王 21/60 一九 吕大钧、大临 22/60 二〇 南渡宋学 23/60 二一 胡安国、胡寅、胡宏 24/60 二二 张栻 25/60 二三 朱熹 26/60 二四 陆九韶、九龄、九渊 27/60 二五 吕祖谦附吕公著、吕希哲、吕本中、吕大器 28/60 二六 陈亮 29/60 二七 叶适 30/60 二八 薛季宣、陈傅良、唐仲友 31/60 二九 黄榦 32/60 三〇 杨简 33/60 三一 金履祥、黄震、王应麟 34/60 三二 金、元诸儒 35/60 三三 李纯甫 36/60 三四 赵复、姚枢、许衡 37/60 三五 刘因 38/60 三六 吴澄 39/60 三七 初期明学 40/60 三八 吴与弼 41/60 三九 胡居仁、娄谅、陈献章 42/60 四〇 薛瑄 43/60 四一 中期明学 44/60 四二 王守仁 45/60 四三 湛若水 46/60 四四 罗钦顺 47/60 四五 王门诸流 48/60 四六 钱德洪、王畿 49/60 四七 王艮 50/60 四八 罗洪先、聂豹、邹守益、欧阳德、刘文敏 51/60 四九 王时槐 52/60 五〇 罗汝芳、赵贞吉 53/60 五一 晚期明学 54/60 五二 顾宪成、允成 55/60 五三 高攀龙 56/60 五四 孙慎行、钱一本 57/60 五五 刘宗周 58/60 五六 明末诸遗老 59/60 60/60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