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勒日巴大师歌集

作者: 密勒日巴 分类: 佛学宝典

十五篇 旅店中的开示

尊者密勒日巴在北马门(山崖)习定后,就决定到写日地区去修行。行至中途的耶汝绛镇,止息于该处的一所旅店中。那时,有一位名叫约如唐巴的格西(博士学者),带领着许多和尚也住在该店中;还有一位名叫打哇挪布的商人和他的许多随从也恰巧住在一起。尊者就走到商人的面前向他们化缘。那商人很生气的说道:“你们这些瑜伽行者就知道伸手向别人要钱来自己享受,为什么不自己赚钱,自食其力,岂不心安理得快乐得多吗?”尊者道:“目前说来你这个办法是比较快乐,但是未来的果报却会痛苦得多。这一点你根本没有想到。且听此歌,为汝说明。”

城堡家宅皆具足,如今确然诚乐哉,

死后屋宅成废墟,终必舍弃常忆念。

仆从拥围具声势,如今确然甚威风,

死时无依亦无怙,凄凉独行常忆念。

亲眷子侄众围绕,如今确然甚快慰,

死后亲人各他去,终必分离常忆念。

子仆财宝皆具足,如今确然甚满足,

死时一物带不去,空手孑行常忆念。

体力雄健精神爽,如今确然甚安康,

死时尸体成三摺,烧为灰烬常忆念。

诸根明利皮肉紧,如今确然甚健美,

死时心识成昏迷,不能自主常忆念。

食物佳馔甚甘鲜,如今确然享用丰,

死时口角留涎沫,凄然无助常忆念。

我念世间无常故,专心一意修佛法,

世间享用不能缚,心自腾腾长安乐,

藏地嘎惹[1]旅舍中,为汝唱此八事歌,

汝应深思我善语,常念行持莫蹉跎!

商人打哇挪布听了,升起极大的信心,对尊者说道:“师傅啊!您的开示对我非常有益,我很高兴因为听到此歌而想到佛法。现在请您慈悲指示我一条如何修持佛法的道路吧!”

尊者答道:

险崖茅蓬功德处,具足见行宝上师,

应禀恭敬求参访,净心祈祷彼师尊。

无有错谬之行者,能于妄念纷起时,

以空性见而印之,此心执相立解脱,如斯境界甚奇哉!

此心若觉不适时,应行等味之乞食,

随缘应物皆解脱,如是境界甚奇哉!

若于觉受不喜时,应觅修士作比较,

同道经验益身心,故应虚心作研讨。

若有不决及疑惑,应观佛说之经典,

佛陀所说真实语,能除疑惑生信心。

心中感觉不乐时,应求上师赐加被,

上师加持益汝心,故应祈祷如父师。

复次应观无信人,终日噩噩混光阴,

夜卧轮回之睡榻,五毒作枕自昏昏,

烦恼屎尿洒十方,思惟此境心恻隐,

应求对治此病药,三门殷重作医治。

上师药王六功德[2],能获三身之指示,

五毒烦恼得解脱,酬恩常行真供养。

商人听毕此歌,对尊者生起了极大的信心,依法行持,以后成为一个极好的在家居士瑜伽行者。

此时,格西约如唐巴在旅舍中说法。密勒日巴则现密乘行者像同时住于该舍。格西的和尚徒众们晚间讲法念经频繁,忙碌万状;黄昏时以蹲坐状修习禅定,连清晨一大早他们也不停的在说法和念经。某日中午,尊者到众和尚处乞化一点食物,和尚们怨愤地说道:“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瑜伽行者的样子,但既不能修行,又不能学法,更不会打坐习禅,连一个咒子都不会念!却要来分享出家人的食粮,真是极堪怜悯的人啊!”

密勒日巴回答道:“我能在同一时间观想本尊,持诵真言,修道学法,入三摩地,此心十分安乐,你们稍安勿燥,听我歌来!”

诸法所依之三宝,本来圆成光明中,

无整明体自然住,何需祈祷外三宝?

远离念诵及言诠,如是瑜伽甚乐哉!

二种成就之宝藏[3],本尊诸佛全具足,

不必作意本尊观,一切光明中圆满,何需起分之修观?

自身佛陀常显现,如是瑜伽甚乐哉!

除遣障碍空行众,圆成本来自性中,

朵马供食我不需,六识松缓坦然住,如是瑜伽甚乐哉!

魔障根本是妄念,法性光中罩诸魔,

打鼓驱魔我不需,妄念游戏皆法身,如是瑜伽甚乐哉!

言诠词句圣理量[4],光明觉受自圆满,

学法看经我不需,一切心显皆经教,如是瑜伽甚乐哉!

格西约如唐巴听了说道:“瑜伽行者!你自己的修行觉受非常稀有难得,但是就整个佛法讲,初入门的学人应该于佛法之所依境有所依据,因此看经学法也是必须的。尤其是,人如果能够出家,身披僧衣,其言行也是容易向上和趋善的。”

尊者说道:“这是你们法派中所教示的,你们这样去做好了!但是我密勒日巴法派所教示的却很简单,一切只要自己无愧于心就足够了。由我看来,你们法派所表现的实况是这样的,你看我说的对不对?”

至诚皈依三宝前,上师大悲祈摄受。

汝乃八法之法师,自心尚不能调伏,何能调伏有情众?

自身贪痴若未除,何能为人断沉掉[5]!

白幢孔雀之碉楼,无常犹如电光逝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城镇后面之庙宇,苦痛欺骗之渊薮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跻身熙攘众人聚,心烦犹似遇怨敌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勤聚财宝及马羊,如草头露随风消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美饰五蕴幻化身,一似涂金敷尸体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伴随女众作法事,贬损尊荣失庄严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贪欲口腹之坛城,犹如勒税之酷史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卜巫笨仪[6]与算命,恰似骗子行诈夺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悦听施主之小曲,犹如贪鬼之沉吟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家乡田园及财产,一似幼童恋彩虹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机心结众徒众果,已成奴仆似众官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不得精要之说法,一如说谎说骗语,比喻恰否汝深思!

已身尚不能自度,若欲度他甚难哉!

格西约如唐巴听毕此歌,对尊者生起了无比的信心,立刻下了法座,向尊者顶礼,泪流满面的说道:“你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啊!请您传授法要,与我结一个法缘吧!”尊者就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
约如唐巴的徒众中,有一个名叫赛文敦琼惹巴的和尚,他就跟着尊者而去,尊者也就传授他灌顶及口诀,他依法修行若干时候,得到究竟的觉受和证解,以后成为尊者心子之一,简名叫做赛文惹巴。

以上是尊者在藏境耶汝绛的嘎惹嘎切旅舍摄受赛文惹巴的故事。

本篇注解:

[1]嘎惹旅舍:嘎惹乃嘎惹嘎切之简名,此处因文体故只能缩简原名。

[2]上师六功德:译者已不复此六功德为何,手边亦无书可查。上师六功德大概是:(1)自具证量,(2)悲心薰切,(3)具传承及法要,(4)善能观察徒众之根机,(5)能善巧方便除遣弟子之障碍及接引众人,(6)善知各种取舍,能辨别何法当说,何法不当说。以上可能不完全是传统所言,但密宗上师之条件则理当如此也。

[3]二种成就:即共同成就及不共成就,又名世间成就及殊胜成就。世间成就即各种神通及成办息、增、怀、诛等法之能力。究竟成就即指佛果而言。

[4]圣理二量:即圣教量及理量二者。圣教量乃以佛说或大贤所着之经论为依据(量),而抉择是非也。理量则是纯依靠自己之理智而抉择是非。

[5]沉掉:即禅定之通病昏沉及掉举二者。

[6]笨仪:笨乃笨波教,西藏本地之原始宗教也。其法事仪轨多驱鬼,祈福及祭神等shamanism之作风。

图书目录

译者的话 1/62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2/62 第二篇 善河降魔记 3/62 第三篇 雪山之歌 4/62 第四篇 崖魔女的挑衅 5/62 第五篇 密勒日巴于绕马 6/62 第六篇 密勒日巴在独利虚空堡 7/62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 8/62 第八篇 八天女供食的故事 9/62 第九篇 密勒日巴于灰崖金刚堡 10/62 第十篇 惹琼巴初遇尊者 11/62 十一篇 学佛之困难 12/62 十二篇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13/62 十三篇 密勒日巴对法师释迦古那的开示 14/62 十四篇 女弟子巴达朋的故事 15/62 十五篇 旅店中的开示 16/62 十六篇 强盗弟子炽贡惹巴 17/62 十七篇 银溪相遇记 18/62 十八篇 藤杖之歌 19/62 十九篇 廿一种心要曲 20/62 二十篇 无常八喻曲 21/62 廿一篇 学道需及时 22/62 廿二篇 笛色雪山降伏外道的故事 23/62 廿三篇 惹琼巴的开悟 24/62 廿四篇 一个垂危笨教徒的更生 25/62 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琼玛的故事 26/62 廿六篇 猎人与鹿 27/62 廿七篇 尼泊尔王之迎请 28/62 廿八篇 长寿女神之侵袭[1] 29/62 廿九篇 长寿女神之度化 30/62 三十篇 中阴救度密法的开示 31/62 卅一篇 长寿女神与空乐瑜伽 32/62 卅二篇 道刚惹巴的故事 33/62 卅三篇 二大成就者之会晤 34/62 卅四篇 密勒日巴与佛学家的论辩 35/62 卅五篇 惹琼巴初朝印度 36/62 卅六篇 修持心要的开示 37/62 卅七篇 萨来娥的故事 38/62 卅八篇 牛角的故事 39/62 卅九篇 惹琼巴的悔悟 40/62 四十篇 连贡日巴的悔悟 41/62 卌一篇 冈波巴的故事 42/62 卌二篇 罗顿法师的故事 43/62 卌三篇 八种快乐歌 44/62 卌四篇 调伏邪见僧众的故事 45/62 卌五篇 尊者释疑答问 46/62 卌六篇 笨波山的故事 47/62 卌七篇 灌顶和开光的故事 48/62 卌八篇 新多姆和来赛朋的故事 49/62 卌九篇 被宰的羔羊 50/62 五十篇 瑜伽饮酒歌 51/62 五一篇 对惹琼巴之衷心忠告 52/62 五二篇 惹琼巴离师赴卫 53/62 五三篇 密勒日巴与当巴桑结的会晤 54/62 五四篇 超度亡灵的故事 55/62 五五篇 对雅龙施主们的开示 56/62 五六篇 对医生阳额的开示 57/62 五七篇 惹琼巴的成就 58/62 五八篇 论学法与修持 59/62 五九篇 修行人的伴侣 60/62 六十篇 成就之征兆 61/62 六一篇 最后的开示 62/62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