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勒日巴大师歌集

作者: 密勒日巴 分类: 佛学宝典

第八篇 八天女供食的故事

敬礼上师。

尊者密勒日巴依照在药磨雪山所得到的本尊授记,向西藏行去。他行至古通地区,就居住在一所像犀牛形状的山洞中,心入光明大手印定。一天,飞来了一只大灰鸽,耳朵上穿有金制的环饰,向着尊者不住的点头,鞠躬,抖身,绕行尊者多次。旋即向一个晶莹无尘的大石坪飞去。尊者自忖道:“这是天人来迎接我来了。”于是他也走到那块大石坪上去。随即发现石坪上堆集着一大堆的白米,那只灰鸽就含着米飞向尊者作供养状,同时又作出绕行和礼拜尊者的样子。尊者看了非常欢喜:

依马火[1]!奇哉!深念大恩马尔巴师,

常观师尊住我心,恒常护佑莫舍离!

我心师心合一故,法尔生起俱生乐,

通达万千外显境,无非本体自性故,即见无生之法身。

安住于彼无造作,远离高下计度见,此无作心甚乐哉!

心之自性即明空,亲见空明明体故,不加整治住本然,

如是安住离造作,不计好坏诸觉受,此无作心甚乐哉!

六聚[2]消融于自体,则见能所二取空,

一切苦乐成一味,不加整治住本然。

心契法性平等故,我已超离是非行,无作之心甚乐哉!

亲见万千应化身,即是菩提法身故,

应物接触皆解脱,此心融合成一味,

我无愿求生净土[3]!无作之心甚乐哉!

听罢尊者的歌,那只大灰鸽又带来了另外七只灰鸽,群向尊者鞠躬点头,顶礼绕行。尊者暗想,这一定是非人的化现,我要看看他们说不说实话,随即对灰鸽们说道:“你们是谁呀?到此地来作甚么呢?”非人天女闻言,立刻撤去神变,恢复原形。那带头的天女说道:“我们都是天上的仙女,因为对您有十分的信心,特地前来求法来了,请您慈悲向我们开示法要吧!”

密勒日巴酬其所请:

稀有化身之上师,祈示大悲赐加持。

汝等先示灰鸽身,神变善行与法合;

美丽端严八仙女,若思诚意修佛法,且听此歌莫忘舍。

世间之乐如草露,须臾欢欣速坏灭,

特于美艳汝天女,形虽高雅不可恃。

于此轮回火宅中,快乐稀少苦痛多,

高贵种性之子女,己不上进必堕落,

劣徒虽遇善妙师,其行鄙恶沉轮回。

神变鸟雀汝天女,虽思求法难生信。

若真决心修正法,应观世间之妙乐,无非惑人之陷阱。

应知此生诸逆缘,实为良伴助菩提,

我今回忆所受苦,一切逆缘及艰苦,于彼衷心实感恩。

汝等亦应仿效我,观诸逆缘成增上。

天女们听了心生欢喜,齐声说道:“我们必定依教奉行!”她们满脸喜悦向尊者顶礼绕行多次。

然后尊者就向她们道:“你们刚才为什么要变成灰鸽的形状来此呢?”

她们答道:“因为你是对此生之一切欲望都已经彻底舍弃了的人;专心一意为了众生的缘故修菩提行,才独居深山不断的勤修禅定。我们用天眼看见您的一切,不由深生信心,因此前来请问法要的;但为了避免让罪业深重的人看见,所以才变化成灰鸽之身来朝拜您。现在请您慈悲到天上去说法,化度天人,不知可以俯允否?”

密勒日巴说道:“我将尽此一生留住人间利益众生。至于天堂亦是无常的,我要说的法也不外乎下面这些话,现在你们仔细听了,如法去修持!

顶礼罗扎马尔巴足,祈请上师赐加持。

汝等美艳八仙女,供我白米禅定食,

食已身轻精神爽,酬谢此恩为说法,愿汝凝神竖耳听!

天人善道之国土,虽现殊胜不坚实;

可爱迷人之天子,相恋虽乐速分离。

天人变化诸神通,享用虽丰堕落因。

思念轮回诸苦痛,不觉心风[4]强烈生。

汝等若思修正法,皈依三宝求加持,

思维众生皆父母,供养承事妙上师,施舍周济诸贫困,

积善回向六道众,恒常思念死无常;

常作自身本尊观,口诵深密真言咒,

深观空性自明智,恒常调伏降自心。”

天女们说道:“像我们这样的无明众生,烦恼常随此心,恒不分离,请您慈悲传我们一个恒持正念对治烦恼的法门吧!”

为酬其所请,尊者又道:

顶礼大恩马尔巴足,祈赐对治调心法。

汝等具信诸天女,若欲恒常修正法,

于内常修深禅定,舍诸作业为庄严;

精勤遮治外境扰,身口闲缓作庄严;

恒持正念莫间断,简行少事作庄严;

若逢拂逆之外缘,警策莫使嗔心生;

若得如意宝珠时,慎审降伏贪心炽;

若遭刺心之辱骂,持心莫被幻声使;

伴侣相随同行时,策警莫生妒嫉心;

若得承事与赞美,自警莫生傲慢心;

于一切时一切行,努力降伏自心魔。

行住坐卧一切时,应观所现幻化空。

百千大德纵聚议,难说较此更胜法,

今日汝心应欢喜,如我所教勤修持。

天女们听了此歌,心生欢喜,雀跃恭敬,再度变成灰鸽飞返回天国去了。尊者亦在服食天女所供之白米后,感觉身心异常爽利,旋即往灰崖金刚堡行去。

这是灰鸽天女供食的故事。

本篇注解:

[1]依马火:音译,乃藏文经典中表示惊叹之口气。

[2]六聚: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根;六尘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为六根所缘之外境;六识:由六根与六尘接触后所产生之识觉,即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及意识。此六根、六尘、六识亦通称为十八界。密勒日巴于歌中常用六聚以代表此六根、六尘及六识,通称之为六聚。其中指六个聚识之生起的意味似乎更较著重,如此处”六聚消融于自体”,即自言各种识念及感受皆消融于自心法身之本体。

[3]无愿求生净土:此处密勒尊者以成就者之身份,道出自证万法一如,色空不二之境界。果能证得此境界,自然不必需求往生净土了;但若尚未能彻证诸法一味,或事事无碍之境界者,往生净土之愿求实不可废也。尤以吾人所处当前极度混乱之世界而言,净土实为惟一之实际可行之殊胜方便也。此处,读者不可认为密勒尊者反对净土;此乃对上根人谈究竟境界自应如是。前篇及歌集许多故事中,密勒亦劝人修善回向往生净土也。

[4]心风:藏文sNyin·Rlun直译为心风,此词之含义及用法颇广,极难翻译。许多禅定境界,及冲动之感情皆云由『心风』生。此处指后者但心风亦可能指催发殊胜之定慧境界之力能也。又,见第一篇之注[10]。

图书目录

译者的话 1/62 第一篇 密勒拾柴记 2/62 第二篇 善河降魔记 3/62 第三篇 雪山之歌 4/62 第四篇 崖魔女的挑衅 5/62 第五篇 密勒日巴于绕马 6/62 第六篇 密勒日巴在独利虚空堡 7/62 第七篇 修行人的快乐 8/62 第八篇 八天女供食的故事 9/62 第九篇 密勒日巴于灰崖金刚堡 10/62 第十篇 惹琼巴初遇尊者 11/62 十一篇 学佛之困难 12/62 十二篇 牧牛童觅心的故事 13/62 十三篇 密勒日巴对法师释迦古那的开示 14/62 十四篇 女弟子巴达朋的故事 15/62 十五篇 旅店中的开示 16/62 十六篇 强盗弟子炽贡惹巴 17/62 十七篇 银溪相遇记 18/62 十八篇 藤杖之歌 19/62 十九篇 廿一种心要曲 20/62 二十篇 无常八喻曲 21/62 廿一篇 学道需及时 22/62 廿二篇 笛色雪山降伏外道的故事 23/62 廿三篇 惹琼巴的开悟 24/62 廿四篇 一个垂危笨教徒的更生 25/62 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琼玛的故事 26/62 廿六篇 猎人与鹿 27/62 廿七篇 尼泊尔王之迎请 28/62 廿八篇 长寿女神之侵袭[1] 29/62 廿九篇 长寿女神之度化 30/62 三十篇 中阴救度密法的开示 31/62 卅一篇 长寿女神与空乐瑜伽 32/62 卅二篇 道刚惹巴的故事 33/62 卅三篇 二大成就者之会晤 34/62 卅四篇 密勒日巴与佛学家的论辩 35/62 卅五篇 惹琼巴初朝印度 36/62 卅六篇 修持心要的开示 37/62 卅七篇 萨来娥的故事 38/62 卅八篇 牛角的故事 39/62 卅九篇 惹琼巴的悔悟 40/62 四十篇 连贡日巴的悔悟 41/62 卌一篇 冈波巴的故事 42/62 卌二篇 罗顿法师的故事 43/62 卌三篇 八种快乐歌 44/62 卌四篇 调伏邪见僧众的故事 45/62 卌五篇 尊者释疑答问 46/62 卌六篇 笨波山的故事 47/62 卌七篇 灌顶和开光的故事 48/62 卌八篇 新多姆和来赛朋的故事 49/62 卌九篇 被宰的羔羊 50/62 五十篇 瑜伽饮酒歌 51/62 五一篇 对惹琼巴之衷心忠告 52/62 五二篇 惹琼巴离师赴卫 53/62 五三篇 密勒日巴与当巴桑结的会晤 54/62 五四篇 超度亡灵的故事 55/62 五五篇 对雅龙施主们的开示 56/62 五六篇 对医生阳额的开示 57/62 五七篇 惹琼巴的成就 58/62 五八篇 论学法与修持 59/62 五九篇 修行人的伴侣 60/62 六十篇 成就之征兆 61/62 六一篇 最后的开示 62/62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