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佛教史

作者: 多罗那他 分类: 佛学宝典

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

以上所述的僧伽一切部派都是由四部和十八部分出来的,因此,若是略引其端述说他们的安立,那末,解释十八部各自的见行虽然没有什么不一致,但对分裂的情况,产生了种种不同的意见。

上座部诸师的意见:最初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。大众部又分裂为根本大众部、一说部、说出世部、多闻部、说假部、制多部、东山部、西山部等八部。上座部也分裂成根本上座部、说一切有部、犊子部、法上部、贤道部(贤胄部)、一切所贵部、化多部(化地部)、法藏部、降善雨部、善岁部、郁多罗部等十部。

又,大众部诸师的意见:最初分裂为上座部、大众都、说分别部三部。上座部又分裂为说一切有和犊子两部;说一切有部又分裂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和说经部(经量部):犊子部又分裂为一切所资部、法上部。贤道部、六城部(密林部)。大众部分为基本大众部、东山部、西山部、王山部、雪山部、制多部、义成部、牛住部等八部。说分别部分为化地部、饮光部、法藏部、红衣部等四部。

一切所贵部诸师的意见:大众部有六:基本大众部、一说部、牛住部、多闻部、说假部、制多部;说一切有部有七:根本进一切有部、说分别部、化多部、法藏部、红衣部、饮光部、说转部;犊子部有四:根本犊子部、法上部、贤道部、一切所贵部,雪山部没有分部。这样最初分裂的根本就是大众部、说一切有部、犊子部、雪山部。

说一切有部诸师的意见:如同调伏天阿阇梨在《异部说集》中所说:

“东山西山雪山住      以及说出世间部

与说假部共五部      如是皆为大众部。

根本一切有饮光      化地部及法护部

多闻红衣之弟子      以及讲说分别部

是为说一切有部      祇多林住无畏山

大伽兰住上座部      鸡胤不可弃犊子

三者一切所贵部      由境义及师差异

乃成十八种差别。”

这是从根本四部分裂为十八部的说法.好多续部中说根本是四部,而计算四部的方式,所说也不同于犊子部诸师的意见,而与此说一致,所以只应采取这个说法。因为是从世亲阿阇梨的话里采集来的,所以根源也是好的。

在《比丘初夏问》中,根本四部与此相同,而大众部作为六部,一切所贵部作为五部等,所说略有不同。但我仍应持以前的说法。除以上的计算法不同而外,它们的名称也多所不同,大部分是义同而名称或有多种,有些甚至计算法也不相同。

饮光部是后迦叶(意译为饮光)阿罗汉的学统中的几个人另外分出来的,这一部也叫作降喜雨部。象这样,化地部、法护部、红衣部等乃是具有这些名字的上座们的追随者。说转部、郁多罗部、红衣都是一部,制多部和东山部也是一部,是遍行者大天的弟子。从此分出的是义成邻和王山部,因此依后说这两部不计入十八部之内。出世部和鸡胤部是一部,一说部也有人说是大众部的总名。拘鲁拘梨部译为鸡胤部。犊子部、法上部、贤道部、六城部等大体上是一回事。

这样在圣地和诸岛的所有僧众各各随顺四部而不混淆。十八部各部的宗义和经卷到现在还有,而奉持他们的宗义各不相混的。

则不大有。七代婆罗王之间显然只有七部的传统,现在仙陀婆声闻显然大致也有此数。总之,四部既不相混,则一切所贵部的犊子和拘鲁拘黎二部、大众部的说假和说出世二部、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说一切有和红衣二部决定存在。过去所称的化喻部是从红衣部分出的经部众,不另计入十八部中。

复次,过去只弘扬声闻教法时,他们肯定有不同的宗义。大乘流行以后,大乘的一切僧众虽然也摄属于这些部派之中,然而由于奉持大乘宗义,所以不为过去各各的宗见所感染。诸声闻此后也长期护持宗义不见混淆,然而后来却把宗义混淆起来。无论奉持大乘或小乘的宗义,律行与实践都不混淆,所以应当懂得四部的区分也是由律行而来的区别。

复次:“正具三法印,力教示三学,初中与后善,正解佛陀语。”应当依照所说对于一切生起更崇高的信心。

图书目录

简介 1/48 目 录 2/48 摄 颂 3/48 第一章 阿阇世王时代 4/48 第二章 妙臂王时代 5/48 第三章 妙弓王时代 6/48 第四章 圣者优婆崛多时代 7/48 第五章 圣者提地迦时代 8/48 第六章 阿育王传记 9/48 第七章 阿育王时期的史话 10/48 第八章 毗伽多阿育王时代 11/48 第九章 第二迦叶时代 12/48 第十章 圣者摩诃娄摩时代 13/48 第十一章 大莲华王时代 14/48 第十二章 第三结集时代 15/48 第十三章 大乘开始兴盛时期 16/48 第十四章 婆罗门罗睺罗时代 17/48 第十五章 圣者龙树护持教法时代 18/48 第十六章 佛教首次遇敌及其恢复时期 19/48 第十七章 阿梨耶提婆阿阇梨等时期 20/48 第十八章 马鸣阿阇梨等时代 21/48 第十九章 正法中间遇敌复又兴复时代 22/48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 23/48 第二十一章 觉方王事业的末期与羯磨旃陀罗王时代 24/48 第二十二章 圣者无著兄弟时代 25/48 第二十三章 陈那阿阇梨等时代 26/48 第二十四章 尼萨伽尸罗王时代 27/48 第二十五章 遮罗王与般遮摩僧诃王时代 28/48 第二十六章 吉祥法称时代 29/48 第二十七章 瞿毗旃陀罗王等时期 30/48 第二十八章 瞿波罗王时代 31/48 第二十九章 提婆波罗王父子时代 32/48 第三十章 吉祥达摩波罗王时代 33/48 第三十一章 摩苏罗乞多王、婆那波罗王、摩醯波罗大王等时代 34/48 第三十二章 摩诃波罗王与沙牟波罗王时代 35/48 第三十三章 遮那迦王时期 36/48 第三十四章 吠耶波罗王与尼耶波罗王时代 37/48 第三十五章 麾摩罗波罗、诃悉提波罗、羼提波罗时代 38/48 第三十六章 罗摩波罗王时代 39/48 第三十七章 斯那四王等时代 40/48 第三十八章 毗讫罗摩尸罗首座传承 41/48 第三十九章 东方拘基地方教法弘扬时期 42/48 第四十章 诸小岛中佛教发生情况与南方等地再度弘传时期 43/48 第四十一章 《华鬘》中所出南方弘法世系 44/48 第四十二章 略究四部义 45/48 第四十三章 真言称起源辨略 46/48 第四十四章 造像者出生情况 47/48 余 论 48/48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