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迦牟尼佛传

作者: 星云 分类: 佛学宝典

第十四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

太子走到远远的地方,迅速的回过头来一看,见到悲啼着的车匿牵着白马向王城的路上走去,他这才毫无罣碍的进入跋伽仙人的苦行林。 

原来这苦行林中有很多的苦行仙人,他们见到太子一表超群的相貌,知道这定是不平凡的人物光临,他们都争相前来作礼,太子也恭敬诚恳的答谢,然后,太子就问其中的一位长老道: 

『我是为求真实的觉道而来到这里,我什么都不懂,请你们告诉我,如何才能求得真实的觉悟和解脱?』 

其中有一位苦行长老,听到太子的问话,他就详细的回答道: 

『你说要来求什么真实的觉悟,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,因我们所希望的只是能得生天界。要想进入天界,这一定要积聚人间难以想象的苦行,现在,我和你讲一点这苦行的种类: 

『修习苦行的人,绝不住在有人烟聚落的地方,吃的东西也要与人间不同,为了维持生命,只取那清净水中的绿苔而食,或者取草根树皮花果之类的东西聊以充饥。在吃东西的时候,有的学习鸟类的生活用两足挟食物进口,有的如蟒蛇食风相同,绝对不准许用木石舂成的食物。我们把乞来的好食转施给人,自己只吃一点残余的食物维持生命。我们修苦行的道者,有的从朝至暮在头上浇灌着凉水,有的二六时中捧冰而立,有的成天的睡在火旁,让身体熏得通红,有的像鱼一样的终日游在水中生活,我们礼赞滔滔的流水,拜祷光明的日月...,修习这种种苦行,不久的未来,就能招致安乐的结果。』 

聪明的太子,从苦行长老的口中,知道有这种种不同的苦行,他把这些话放在心中思惟以后,就对这一群苦行的修道者说道: 

『这绝不是离苦得乐的真实觉道,即使如你们所说,修习这些苦行,也只能仅仅乎得到生天的希望,这是很可悲哀的事!为甚么呢?因为天界还是不能解脱生死轮回!像你们这样精勤的苦行,而只希望求得这么小小的结果,这实在没有远离恩爱和舍弃世间的必要,这是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求得的。求生天界,仅仅能免除人间界的苦,可是,眼看着又招来更大的痛苦的束缚! 

『把现在的这个身体受苦,希望求得死后身体的快乐,这是增长五欲的因,与解脱生死痛苦一点关系也没有,其最后还是免不了以苦招苦! 

『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人,他们心里虽然常常畏惧死,而希望求生,可是,结果他们还是免不了要死。同时每一个人都是厌恶痛苦,而祈求快乐,但他们最后还是沉缅于苦海之中。 

『厌离这世间上的欲乐,而用种种的苦行预想将来天上的欲乐,这都是苦乐的执着,用这样的心来学道,是卑而不足道的。你们不懈的努力精进修行,虽然是可尊可贵,但如没有智能,那也不能走上解脱大道。把苦与乐这两个东西能够永久的舍去,这才是真理的世界。 

『假若说苦行是合理的,安乐行是不合理的,苦行的结果能得到生天的快乐,那么,修的苦行是法的因,而希望得到非法的乐果,这岂不是很矛盾吗? 

『身体上所有的动作,都是由心意生出的力量,假若离开心意,这身体就等于枯木一样。所以无论是智是迷,都是以心意为主的。修习苦行,反而使心恼乱;希求快乐,心便会偏着于情。无论是苦是乐,这都不是成就大道的方法。 

『照你们刚才讲的苦行,若以树叶花果食了就可以求得福乐,那么贫人和禽兽,他们有的也都以树叶花果为生,他们的未来,能不能得到第一等的福乐呢?再说,终日游泳在水中,这就是最妥善的修行,那么水生动物的鱼虫之类,他们即是第一等的大修行者了。』 

太子举出很多的例子,向这些苦行者开导苦行不是究竟的修行之道,不觉已说到黄昏日暮。太子此刻见到很多事火的苦行者,有的从火里攒来攒去,有的跪在火旁向火吹嘘,有的用酥油在火上浇洒,有的举声咒愿,太子看了这些苦行,只觉得除给身体受苦以外,绝对不能到达真理的领域,因此,他决心要告辞苦行林而去。 

这时,很多的苦行者,都用诚恳的赞词来挽留太子,要求他同住在苦行林: 

『你从非法的地方,很难得走来我们这满是正法的苦行林,你现在又要立刻离开,我们不希望你再回到那非法的世界里去,请你留在这苦行林中,和我们共同的修这净行!』 

很多年长的苦行者都走向前来,恳请太子要留住在苦行林中,他们都知道太子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,但并不知道这是迦毘罗卫国净饭大王的太子。说话时,他们蓬首垢面,身着草衣,积年累月的苦行,每个人都是疲乏不堪似的。他们都围绕着太子,向太子请求道: 

『当我们初见到你来的时候,苦行林中顿时增加了欢喜与希望,你现在仅仅只逗留一日的时间,如果就要舍此他去,则此林将要成为最寂寞的世界。这一个苦行林,没有一个大仙人不在这里修行,这里和雪山近邻,说到增长人的苦行,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。因为这是一个美好吉祥的地方,一定要住你这样祥瑞的人才好。如果你能不舍弃此林,肯让我们和你同伴修行,则我们可以把你当为最高的长老侍奉,或者我们可以把你当帝释天一样的尊敬。』 

这一群苦行者,虽然向太子表白这最真诚的慰留,但太子为了要达到真实第一义的信念,他是不会就这样满足他们的要求,他向他们说: 

『你们有这么真实的心,对来宾是这样厚待,我将永远难以忘记。你们文雅的言词,实在是叫人耐听;如此的好心和美意,非常叫人欢喜与感谢。不过,我为了求真实的觉道,为了断除一切诸有痛苦的根本,仍然是不能不离开你们。会合是欢乐的,别离是悲哀的,这是彼此都有相同的感觉,因为有会合的欢乐,所以就有别离的悲哀,这并不是谁的罪过,这是世间的真理!我现在要去别处,并不是不懂你们的盛情,实在因为你们所修的苦行,只是为了要得到生天的快乐,我看天上的快乐也不是究竟,不是常住,不久还要堕落到这世间上来。而我的希望,根本就是要脱离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虚妄的生活,所以,我们所求的是两个世界,我们所要修的方法也将不同。老实说,你们所修的方法,一切都是前人所尝过的糟粕,而我要重新寻找真实究竟的正法,所以我不能不告辞你们,也不能不告辞你们住的这个苦行林!』 

众多的苦行者,围绕在太子的身旁,听到太子有那么高深远大的理想,心中都生起大欢喜,对太子恭敬的心更加增强。 

这时,在太子身旁睡卧在尘土之中的一个鬈曲着发,披着树皮的苦行者,向太子说道: 

『志愿坚固而又聪明的沙门!照你的理想看来,你一定能解脱生老病死的痛苦,你一定能出离三界,成为一个真实大道的导师。 

『祭祀天上的神,积有多年的苦行,这不过是为了求天上的快乐,你说得不错,这还是有贪欲,并不能解脱。谁能向贪欲挑战,谁能求得真的解脱,谁就是决定成等正觉的大丈夫! 

『这个苦行林,不是你应居住的处所,你赶快到频陀山去,那个地方有一位大圣者名阿罗蓝的修道者,你如果去的话,必定能听到真实的大道。但是我看你的志向,或者那里也不能令你满足,那时,你可以舍弃他去另求大道!』 

太子听了这位苦行者的话,心中既感激又欢喜,他在苦行林住了一宿,第二天就和那些苦行者一一辞行,太子就在这些苦行者叹息声中告别苦行林。 

图书目录

十版缘起 1/50 初版自序 2/50 第一章 序 说 3/50 第二章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社会 4/50 第三章 佛陀住世时的印度思想界 5/50 第四章 佛陀的家谱 6/50 第五章 净饭大王与摩耶夫人 7/50 第六章 蓝毘尼园中太子降诞 8/50 第七章 相者的预言 9/50 第八章 太子少年时的教育 10/50 第九章 美丽的耶输陀罗妃 11/50 第十章 太子出城去郊游 12/50 第十一章 最大的诱惑 13/50 第十二章 太子立志去出家 14/50 第十三章 车匿和犍陟 15/50 第十四章 苦行林中劝谏仙人 16/50 第十五章 都城中的悲哀 17/50 第十六章 王师追至苦行林 18/50 第十七章 频婆娑罗王俗利劝诱 19/50 第十八章 访问阿罗蓝仙人 20/50 第十九章 伽耶山太子修行 21/50 第二十章 降伏魔军与魔女 22/50 第廿一章 成就无上正觉的佛陀 23/50 第廿二章 初转法轮教团成立 24/50 第廿三章 最初的居士和信女 25/50 第廿四章 三迦叶弃邪归正 26/50 第廿五章 频婆娑罗王的皈依 27/50 第廿六章 在竹林精舍的教化 28/50 第廿七章 祇园精舍的建立 29/50 第廿八章 波斯匿王的皈依 30/50 第廿九章 归城施法语 31/50 第三十章 诸王子出家得度 32/50 第卅一章 净饭大王的逝世 33/50 第卅二章 最初的比丘尼 34/50 第卅三章 制戒的因缘 35/50 第卅四章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36/50 第卅五章 毘舍佉大心布施 37/50 第卅六章 迦留陀夷其人其事 38/50 第卅七章 玉耶女的悔改 39/50 第卅八章 善生长者归佛化 40/50 第卅九章 摩登伽女出家证圣果 41/50 第四十章 最初的迫害 42/50 第四十一章 提婆达多叛逆遭报 43/50 第四十二章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44/50 第四十三章 迦毘罗城的悲运 45/50 第四十四章 特别的教化 46/50 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 47/50 第四十六章 从越祇国到毗舍离国 48/50 第四十七章 最后的弟子及遗教 49/50 第四十八章 涅槃 50/50
上一章 书籍详情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