礼记注释

作者: 戴圣 分类: 儒理哲学
《礼记》又名《小戴礼记》、《小戴记》,成书于汉代,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。《礼记》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,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,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,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(如天道观、宇宙观、人生观)、教育思想(如个人修身、教育制度、教学方法、学校管理)、政治思想(如以教化政、大同社会、礼制与刑律)、美学思想(如物动心感说、礼乐中和说),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...

目录

《礼记》简介 1/57 敖不可长① 2/57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(1) 3/57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(1) 4/57 曾子寝疾(1) 5/57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(1) 6/57 子柳之母死(1) 7/57 成子高寝疾(1) 8/57 晋献公之丧(1) 9/57 吴侵陈(1) 10/57 知悼子卒(1) 11/57 陈子车死于卫(1) 12/57 卫献公出奔(1) 13/57 战于郎(1) 14/57 孔子过泰山侧(1) 15/57 鲁人有周丰也者(1) 16/57 齐大饥(1) 17/57 晋献文之成室(1) 18/57 季孙之母死(1) 19/57 阳门之介夫死(1) 20/57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 21/57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 22/57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 23/57 发虑宪① 24/57 玉不琢不成器① 25/57 虽有嘉肴① 26/57 古之教者① 27/57 大学始教(1) 28/57 大学之教也(1) 29/57 今之教者(1) 30/57 大学之法① 31/57 学者有四失(1) 32/57 善歌者(1) 33/57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(1) 34/57 凡学之道(1) 35/57 善学者① 36/57 记问之学(1) 37/57 良冶之子(1) 38/57 古之学者(1) 39/57 大德不官(1) 40/57 凡音之起(1) 41/57 乐者,音之所由生也(1) 42/57 礼以道其志(1) 43/57 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(1) 44/57 乐者,通伦理者也(1) 45/57 乐由中出(1) 46/57 乐者,异文合爱者也(1) 47/57 乐者,天地之和也(1) 48/57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(1) 49/57 天地之道(1) 50/57 乐也者,圣人之所乐也(1) 51/57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(1) 52/57 土敝则草木不长(1) 53/57 德者,性之端也(1) 54/57 钟声铿,铿以立号① 55/57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① 56/57 夫乐者乐也(1) 57/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