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
杨继洲(1552—1620),名济时,以字行,西安(今衢县)人。世代从医,祖父杨益为明朝太医院御医,著《集验医方》刊行于世。父亦业医。家藏秘方、验方与医学典籍极富。因科举屡挫,弃而潜心攻医书,研医术,卓然有悟,尤擅针灸。治病常一针、二灸、三服药,有神效。收单穴51、双穴308,共359穴位。经嘉靖、隆庆、万历三朝,历任楚王府良医、太医院御医,行医46年,名扬朝野。

搜集历代针灸文献,取材于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要旨,结合实践,以家传《卫生针灸玄机秘要》为基础,编著《针灸大成》10卷。对针道源流、周身经穴及制针法、补泻手法、治症总要等均有论述。主张“病以人殊,治以疾异”、“治法应乎人,不因乎数”、“变通随乎症,不随乎法”,体现辨证治病思想,对针灸学卓有贡献。国内外医界尊为针灸经典。已译成德、日、法、拉丁等文字。另著《病机秘要》,有铜人像,详细刻画穴位,绘图立论钻研。1985年,杨继洲针灸学术研讨会在金华召开,日本等国针灸学家与会。

余承乏三晋,值时多事,群小负隅,万姓倒悬,目击民艰,弗克匡济,由是愤郁于中,遂成痿痹之疾,医人接踵,日试丸剂,莫能奏功。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,至则三针而愈,随出《家传秘要》以观,乃知术之有所本也。将付之梓人,犹以诸家未备,复广求群书,若《神应经》、《古今医统》、《乾坤生意》、《医学入门》、《医经小学》、《针灸书要》、《针灸聚英》、《针灸节要》、《小儿按摩》,凡有关针灸者,悉采集之。更考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以为宗之,针法纲目备载之矣。且令能匠于太医院肖刻铜人像详著其穴,并刻画图,令学者便览易知焉。……因刻是书,传播宇内,必有仁人君子,诵而习之。

主要作品

  • 针邪秘要
  • 针灸大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