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简介

黄景昉(1596-1662),字太穉,号东厓,福建晋江人。天启五年(1625)乙丑科第二甲第十八名进士,同中的第一甲3名:余煌、其芳、吴孔嘉。明时殿试分三甲出榜,三甲皆称进士。一甲3名赐“进士及第”:第一名称“状元”,第二名称“榜眼”,第三名称“探花”,合称“三鼎甲”。二甲若干人,赐“进士出身”。三甲若干人,赐“同进士出身”。接着,他被选为庶吉士,此官明初设置,永乐后属翰林院,翰林院设庶常馆,选新进士优于文学书法者,入馆学习,称为翰林院庶吉士,三年后举行考试,成绩优良者分别授以翰林院编修、检讨等官。当时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权,飞扬跋扈,气焰极为嚣张之时,当地许多反对阉党的官员,都是被东厂隶役诬陷,强加以某某罪名,然后逮捕交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审讯拷打,折磨至死。像左副都御史杨涟等因上疏纠劾魏忠贤,魏阉就指使其党诬蔑杨涟等接受了辽东经略熊廷弼的贿赂。魏忠贤借此兴起大狱,将杨涟等逮捕下狱,一时间缇骑四出,道路汹汹,他们的亲戚朋友也都受到牵连。在狱中每五天就要拷打一次,旧伤未愈,新创复加,后来审讯时都无法跪起,只能戴着桎梏平卧堂下。杨涟死时,土囊压身,铁丁贯耳,令人惨不忍睹。朝野上下一片阴森恐怖的气氛。黄景昉为避灾祸降临到自己的头上,假归乡里。

崇祯元年(1628)授编修。此官隶属翰林院,以殿试后进士二、三名(榜眼、探花)及庶吉士之留馆者充任,主掌修国史、实录、会要等。知起居注,即掌侍皇帝起居,记述其言行,明时多由翰林及詹事任起居之职,所记之文即名为《起居注》。三年典试湖广,掌管考试。四年,碰上祖父去世而回家服丧。六年二月,负责管理文官诰敕。七年升左中允,时左右春坊各置一人,掌侍从礼仪,驳正启奏,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。充日讲官。八年正月进左谕德,属左右春坊,掌赞喻道德,侍从文章。不久值日讲,九年九月主考顺天,十一年正月进右庶子,为太子侍从官。可见黄景昉的升迁是很慢的。

主要作品

  • 宦梦录